质量惯量比—— 动态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专家建议

在当今的运动控制系统中,电机与负载之间恰当的惯量比 λ 往往是实现精确性能与避免系统不稳定的关键因素。本文将从实际应用层面,剖析电机设计的关键要素,以及阐述如何有效改善不利的惯量比情况。

质量惯量比 λ,指的是电机转子惯量与负载惯量的比值。

任务对动态特性要求越高,λ 应越小。这表明,若要让负载快速且精准地加速并定位,电机惯量需尽可能贴近负载惯量。

举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,想象您要推着购物车转弯。购物车空载时(惯量低),转弯轻松又迅速;可要是装上几箱饮料(惯量高),购物车就变得难以操控,很难迅速且精准地转弯,甚至还会拽着人走。
 

改善不利惯量比的方法

1. 使用变速箱 – 变速箱能显著改善惯量比,原因在于计算时减速比 i 会进行平方运算。
 

示例:在机器人应用场景中,惯量比达到 150 是不可取的。 
而使用传动比 i=8 的变速箱,可将 λ 值优化至 2.3 

这对于此类应用来说是个不错的值。

像皮带驱动这类外部传动装置,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。

用配备变速箱的 BLDC 替换步进电机,能为新的解决方案创造可能。使用编码器同样可以实现定位
 

2. 转子的转动惯量较大的电机 – 般来说,其法兰尺寸也更大。对于 BLDC 电机,外转子也有独特优势。

3. 降低加速斜坡 – 制动斜坡尤为重要。

4. 对于步进电机:使用编码器 – 虽然不能改善惯量比,但通过位置反馈可以在发生过冲后修正位置误差,还能为控制器带来更多调节选项,并能够实现前馈控制。
 

返回

是否有疑问?

您对这篇知识库文章或我们的产品有任何疑问吗?

联系我们